我害儿子被幼儿园拒收:不哭不闹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网友投稿   2019-08-20 02:45:40      热点速递  粉笔腔调  人物访谈  知识大数据  创业  图说  资料库 

本文由:投档比例是什么意思编辑发布      阅读量: 1774

导读:本文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网友投稿,由投档比例是什么意思编辑发布关于我害儿子被幼儿园拒收:不哭不闹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我害儿子被幼儿园拒收:不哭不闹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 | 蔻希

1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起,他们家孩子参加市里最好私立幼儿园面试的经历,感叹道:“没想到现如今,学校考的重点不在孩子,全在家长。”

原来这家本地非常出名的幼儿园在招收适龄儿童的时候,不但要观察孩子本身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考核父母的育儿理念是否一致。

有一道父母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这样的:

问: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入园时哭闹,爸爸妈妈会怎么办?

选项:

  • A先陪孩子在教室里玩一会儿,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走。
  • B随便孩子哭,告诉孩子下午会来接她,和孩子说再见后走掉。
  • C和孩子说不要哭,放学的时候妈妈就来接她了,和孩子说再见后走掉。

朋友选了C,叫孩子不要哭,后来被老师谈话,说家里的育儿理念与幼儿园有差异,希望他们能调整配合。

朋友回来有些不能理解,就来问我: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一般父母不都是这样哄孩子的吗?“不要哭啦!”、“不许哭!”、“哭有什么用呢?”这有什么不对呢?

其实我想说,也许不对的地方,就是剥夺了孩子哭泣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是哇哇大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在跌跌撞撞的成长路上,哭泣是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武器。

在恐惧的时候召唤保护;在疼痛的时候转移注意;在无助的时候寻求帮助。

2

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利,违反了孩子的天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不哭的孩子,会用更极端的方法寻求关注

孩子对爱的呼唤,总要有一种方法来表达。

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盛达曾分享过一个妈妈带着三岁的“小炮仗”上门求助的案例。

这孩子打小脾气就特别暴躁,稍有不满一点就燃。

发作起来的时候,尖叫打滚、打人砸东西、张牙舞爪地伤害他人,歇斯底里的态度让全家人都拿他没办法。

图片来源:电影《沉睡的人鱼之家》

妈妈不明白,她和丈夫也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平日待人处事也都是谦和有礼,无论从基因来看还是从环境来看,都不至于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呀。

聊到后来,妈妈一句不经意的话间提供了线索“从孩子六个月以后,他就不太会哭了。”

原来,父母怕惯坏孩子,从四个月开始就开始杜绝哭闹的训练。

当孩子哭的时候先不去管他,等到孩子不哭了,才将他抱起来安抚喂食。

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向外沟通和求助的念头,这才会在具有行动能力之后,表现出极端的以攻击来博取注意的倾向。

马伊琍曾在微博上表示后悔曾经使用了过哭声免疫法对待自己的女儿,坦言这种固执而麻痹的方式对孩子对全家人都是巨大的折磨,漠视孩子的无助,是扭曲的育儿理念。

温格·霍伊斯在他的新书《为什么只有人会哭》中指出:

“相比尖叫或是其方式,哭泣要安全的多。比如在人类漫长的童年时代,孩子只要流一滴眼泪,母亲多半就知道她在难受了。”

抓住父母的注意力,是孩子本能的渴求,但他发现哭泣无法达到效果的时候,只能采用更极端,更具有刺激功效的方式来呼唤关爱。

■ 流不出眼泪,身体会代为哀鸣

情绪的宣泄,总要有一条通路。

前段时间,一个6岁的孩子视力离奇暴跌。

明明身体一切正常,孩子却突然看不清东西,走着走着就摔得头破血流,甚至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医生们研究许久,最后得出的结论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原来,是因为妈妈生了弟弟后,她的爱被大大的分走了,各种负面情绪在心中积压发酵,想哭却又不敢哭,生生把眼睛给“憋”坏了。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个不会哭的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独享,精神上的关注,还牺牲了自己身体的健康。

心理学专家指出:

哭泣是情感的宣泄,眼泪的及时排除不仅让孩子身心放松,更能给身体和心理排毒,哭泣也许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但在维持健康方面有独特的功效。

泪不外流,必向内伤。无论是被强制的遏止,还是自我的克制,孩子压抑下去的哭泣,都有可能转化成身体的哀鸣。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 憋住不哭的孩子,难以获得帮助

导演皮特·多克特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cher Keltner联手制作了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来向人们讲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哭泣和伤心情绪对孩子来说,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小主人公莱利的小脑袋由5个不同的情绪小人掌管,分别是快乐、悲伤、恐惧、讨厌和愤怒。

在莱利11岁以前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由快乐主导的。

可是在她随着爸爸的工作调动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以后,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来。

莱利大脑中的“快乐小人”试图帮她赶走 “悲伤小人”,可惜事与愿违。

破旧的房子、丢失的行李、古怪的食物、陌生的学校和同学、父母的指责……这一切都让莱利无法承受。

她决定离家出走,以逃避不想面对的困难。

好在关键的时候,“悲伤小人”接管了大脑控制中心,莱利终于在父母面前哭了出来。

哭泣,瞬间缓解了这个倔强女孩的压力,让她得以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

眼泪,勾起了父母的理解与爱护,最终在父母的帮助下,她顺利的融入了新环境。

荷兰心理学家阿德温格霍伊斯说:“眼泪具有很强的符号意义,它能传达出无助,尤其是在人类最脆弱的童年时代。”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的眼泪,更容易让他获得其他人的安慰和帮助。

3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哭泣

面对孩子的哭声,父母们总是束手无措,既然不能制止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接纳

大明星胡可带起孩子来是公认的高情商,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我知道”。

“我知道,刚才摔的那一跤让你很痛。”;“我知道,小朋友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我知道,妈妈不能陪你让你很伤心。”

简简单单三个字,是最强大的安抚魔咒,因为它包含着理解、包容和接纳。

要知道,孩子绝不是为了哭而哭,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为了向父母传达他们的感受。

如果讯息已经被准确地接收,那么达到目的的哭泣也就自然地止住了。

➤给孩子无条件的拥抱

一个邻居曾给我分享过她的育儿经验。

据她对家里两个孩子的观察,每次孩子哭闹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哭了。

无论起因是怎样,最后孩子所要求的,就只有妈妈的一个抱抱。

后来,孩子哭的时候,她就默默的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尽情的痛哭,效果反而比比以前讲道理,用语言和物质来安抚好很多。

给孩子无条件的拥抱,就是给孩子惶恐的内心一个温暖的力量,给他们提供情绪宣泄的时间和自我疗愈的空间。

➤增加“情绪”词汇量

著名主持人梁冬一次在节目中谈到,他发现自己儿子常常和妈妈争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很容易哭起来。

经过好几次观察,他发现原来孩子哭不是输不起,而是说不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小的时候,掌握的词汇少,语言表达能力弱,有时候很难准确的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常常一着急,就只好用哭这招了。

告诉孩子:

“开心”就是收到礼物的时候,嘴巴忍不住笑出声的感觉;

“生气”就是爸爸答应带我出去玩却反悔了,肚子里面涨了一口气的感觉;

“嫉妒”就是妹妹有棒棒糖而我却没有那种酸溜溜的感觉。

“开心”就是收到礼物的时候,嘴巴忍不住笑出声的感觉;

“生气”就是爸爸答应带我出去玩却反悔了,肚子里面涨了一口气的感觉;

“嫉妒”就是妹妹有棒棒糖而我却没有那种酸溜溜的感觉。

有意识地去增加孩子表达情绪的词汇量,让他们除了哭之外,有更多可以表达内在波澜的选择。

奥维德说:“哭泣中有一种欢畅,因为通过眼泪忧伤可以得到满足和解救。”

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总绕不开琐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家庭的幸福的旋律,不仅有畅怀的欢笑,还有不被拒绝的哭泣。

留给孩子哭泣的权利。他们中气十足的哭声,也是尽享天伦的过程中,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气。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3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学习、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FB教育网,由FB教育网投档比例是什么意思编辑人员上传,请勿转载!
本文网址:http://www.fenbiedu.cn/index/article/detail/id/13218.html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FB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评论

江西省抚州市

原来如此 谢谢

黑龙江省密山市

学到很多

福建省龙岩市

良心!感谢楼主!

黑龙江省绥化市

楼主真是说的仔细呀!

黑龙江省富锦市

很有意思的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