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筹建校史馆校友献宝忆往日

来自吉林省延吉市网友投稿   2019-08-24 10:39:57      聚焦/业界  技能GET  访谈  产品库 

本文由:中传互动营销研究院编辑发布      阅读量: 1096

导读:本文是来自吉林省延吉市的网友投稿,由中传互动营销研究院编辑发布关于中大筹建校史馆校友献宝忆往日的内容介绍
图集

左图:登满当年招生信息的招生报。 右图:老师手写的习题。

中山大学1981级数学系师生毕业合影。

当年的练习本

  1985年的夏天,中山大学数学与力学系的林奕聪与同级其他同学一样,顶着骄阳在怀士堂前拍下了毕业合照。快门按下的瞬间,毕业生青涩的面孔被定格在照片上,成了81级数力系所有同学心中一份厚重的回忆。三十余年过后,林奕聪手上的这张合照已经泛黄,但仍然意义非凡。“照片后面,有我们级所有人的签名。”林奕聪回忆,“当时觉得很有意义,特地去找老师、同学一个一个地签名留念。”这张写满回忆的照片,陪伴林奕聪辗转多地,兜兜转转,在34年后,与林奕聪所捐献出的三百多件文献一起,又回到了母校。

  今年二月,得知中山大学正在征集校史陈列馆校史资料与实物,林奕聪二话没说就拨通了征集启事上的联系电话。“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的确有纪念价值。但我觉得,它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在他看来,在学校留下的记忆,能以另一种形式回到校园,比放在家里更有意义。

  331件文献装满两个箱子

  装满两个箱子的331件文献,包含林奕聪的学生证、笔记本、课堂讲义、准考证和试卷,还有1981级数学与力学系同学本科毕业的去向表。其中的不少纸页已经老化,幸得林奕聪先生的妥善保管,这些历经三十余年时间洗礼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几本“五羊牌”的笔记本,封面的图样仍然鲜亮多彩。“那些好看的笔记本,都是开学的时候自己买或者亲戚朋友送的。”林奕聪说道。

  不仅封面亮眼,笔记本之中的笔记还十分整洁漂亮。林奕聪的笔记,大多经过“再加工”——课堂上记录一次,课后再誊抄一次。“上课的时候,不是每一个要点都能记录清晰的。有时只能草草记一下,课后就得再整理一次了。”

  八九门课整理下来,笔记本不够用,也是常有的事。这时,林奕聪和舍友们便结伴搭车,一路嘻嘻哈哈地到北京路一带购置补充。但这时的他们却并不买“五羊牌”了:“当时大家手头都不算宽裕,总是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他们买的是一张张白纸:“我们买几张一开大小的纸,带回学校,就在宿舍里一起裁剪、装订,新的笔记本就有了。”

  忆旧日:大班宿舍 小班教学

  宿舍作为他们制作笔记本的“小作坊”,实际上并不宽敞。“我们一个宿舍住十个人。两边是床,中间一张大桌子,去洗澡、晾衣服都要从舍友座位后面挤过去。”头顶一把吊扇,底下坐着十个人,挤着挤着,挤出真挚珍贵的感情来。

  “平时一起上课,周末放假,我们就一起出去,有时坐公交,有时在中大码头乘渡轮,一起逛广州。毕业时在学校里拍照也是结着伴,你给我拍,我给你拍。”

  20世纪80年代的中大,所有院系学生加起来不过七八千人,算是名副其实的小班教学。“当时每个班人不多,大家在课堂上活跃,课后更加活跃,通常是一下课就跑到讲台面前问老师问题。”林奕聪回忆说,老师很喜欢看到同学们提问题,甚至欢迎对老师的讲解提出质疑。

  最珍贵:老师手写的老讲义

  不少老师还会给大家分发讲义。当时的讲义,同试卷一样,都是由任课老师亲自整理、誊抄,然后油印分发的。林奕聪捐出的文献中,便有几本印有老师字迹的讲义。“在讲义里,老师会给我们梳理出教学内容的逻辑,很多复杂的问题,像数分、拓扑学的内容,通过讲义的梳理和老师的讲解,就变得简单了。”

  “学院老师还给我们争取到很多讲座学习的机会。”谈起文献中的讲座笔记,林奕聪解释道。现在讲座举办的频率与当时相比,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林奕聪看来,已经是当时所能争取到的最理想的条件了。老师们筹划讲座不轻松,同学们有感于此,也颇受鼓舞,积极捧场。“只要没有课,我们有时间的都会去听。不仅自己去听,还要叫上其他同学一起去。”林奕聪道。一份上进,一份珍惜,都是大家对老师们忙前忙后辛苦筹备的无言感念。

  “它们从校园来,就让其再回到校园去”

  从录取通知书、学生证,到笔记本、试卷,再到毕业照与《本科生毕业去向表》——林奕聪及1981级数力系的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印记,早已成了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但其中的记忆与感触,却仍然鲜活。那些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情,在与校园的一草一木、红砖绿瓦重逢时,便被激发起来。在毕业30周年之时,林奕聪和数力系的其他同学重返校园,一起穿上学士袍,参与校友活动:“回到学校,回到我们系楼里,让学弟学妹帮我们戴学士帽,大家都很高兴,就像回到30年前一样。”

  “一晃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学校里很多红楼没变,但不少新楼也都建起来了,变化还是很大的。当年还在一起上课的同学,各奔东西,也各有各的发展和成长。”林奕聪感慨道。数学学院新落成的大楼窗明几净,而林奕聪在闲暇时,也爱回到校园,在学院的新楼里走一走,坐一坐,打开校友微信群,还能跟大家聊上几句。

  “保留这些学生证、作业本,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收藏癖’,另一方面让这些在学校获得的东西,最后又回到学校,也有另外一份意义。”林奕聪道。让写满记忆的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作业本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未尝不是一种圆满。

  校史馆招募—— 中大校友快到母校碗里来

  中山大学即将在2024年迎来百年华诞,学校正积极筹建博物馆(校史馆),并计划在格兰堂一楼策划布置校史陈列馆,集中展示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的发展态势,以凝聚师生员工和校友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

  中山大学今年初启动校史陈列馆校史资料与实物征集工作,特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校史资料与实物。

  校史展览实物展品征集的范围包括: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机构建制、名师学者聘任、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校园建设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珍稀性、时代性、标志性以及陈列价值的文献和文物。(文/图 记者徐静 通讯员漆小萍、陈诗诗、刘艳玲、毕晓曈)

本文来自FB教育网,由FB教育网中传互动营销研究院编辑人员上传,请勿转载!
本文网址:http://www.fenbiedu.cn/index/article/detail/id/13709.html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FB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评论

陕西省商洛市

见识了!

海南省三亚市

说的好

江苏省东台市

福建省厦门市

顶一下!!!

青海省德令哈市

棒棒哒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