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内“小院士”最多的大学,中科大第五,武大意外登榜

来自辽宁省新民市网友投稿   2019-09-18 03:24:39      热点速递  粉笔腔调  人物访谈  知识大数据  创业  图说  资料库 

本文由:陕西科技大学是几本编辑发布      阅读量: 1784

导读:本文是来自辽宁省新民市的网友投稿,由陕西科技大学是几本编辑发布关于原创国内“小院士”最多的大学,中科大第五,武大意外登榜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国内“小院士”最多的大学,中科大第五,武大意外登榜

在国内大学圈里,清北复交早已成了一个固定下来的“名词”,它们四所大学几乎就代表了国内高下最顶尖的大学实力水平。这四所大学的简称之所以被放在一起,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早些年北京和上海的顶尖外企,在招人的时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非清北复交的大学生不要,这个惯例也逐渐被国内的许多大企业认同。由此可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实力在国内是不容置疑的。

不过,近些年来,浙大异军突起,综合实力一跃成为国内第三,这也得到了许多大学排名榜单的证实,浙大也因此直接把清北复交从中间隔开,形成了“清北浙复交”的新局面。不过,随着大学逐步重视培养“小院士”以后,这些大学的名次排序又发生了一次大变动。

何为“小院士”?

说起“小院士”,就不得不先科普介绍一下院士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国内两院院士攻击已经超过1200人。这个数据乍看之下似乎还不算少,但国内高校就有3000多所,平均下来每一个大学的院士还不到0.4个,更何况大部分院士都集中在少数的重点大学中。由此可见,院士是极其稀缺的资源。

两院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自从1955年以来,目前已经曾选了18次。就在今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曾选公布候选人期间,还因为一件事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按照惯例,每次曾选院士之前都会提名候选人,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不过,竟然有114家企业的负责人成了候选人,一时间非常神圣的院士头衔,似乎成了商人们唾手可得的荣誉,引起许多网友的抗议。

也有人指出,这些杰出的企业家的成果,往往都是建立在数以千计员工的成果之上,这些成果而后被企业毫不费力的占为己有。这些企业家无论在理论或者实际操作能力上,恐怕与院士的距离还很远。或许是听到了网友的呼声与不满,最终的曾选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这些鼎鼎大名的企业家。

院士大多都是从“小院士”发展而来

院士既然那么稀缺,一路成长必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根据许多院士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有“小院士”的经历。所谓“小院士”,就是曾经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大牛。如果有一所大学能够大量“囤积居奇”,一旦“小院士”转正成为“院士”以后,学校的发展必然是突飞猛进。

“小院士”数量排名,变数太多

正是“小院士”数量增长不均,清北复交的排名才得以被打破。截至目前,国内“小院士”数量最多的大学,前十五名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

看到这十五所大学,C9联盟高校悉数上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华东五校也赫然在列。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C9高校联盟中,除了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跌出了国内前十,其余七所大学名次仅是略有浮动。提到大学,又不得不提一下哈工大的辛酸史。作为国内早就下来的高等学习的样板学校,近年来随着动东北经济的逐步下滑,哈工大的地位也开始一天不如一天。第七至第十名的大学,武汉大学意外登榜,但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来说,完全可以用“异类”来形容。

华中科技大学重回大众的视野,也要从另一件事说起。去年,18名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因学分不达标,直接被降为“专科生”,这也是华科大历史上首次实施这一严格管控学生学习质量的措施,在学生中间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其他不少大学清退学生的消息至此开始不绝于耳。

相比较华中科技大学的崛起,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曾经的C9联盟高校不再笑傲全国。虽说原因也是多元化的。但是,最关键也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学经费了。以两组数据为例,清华大学2018年总经费高达276.44亿元,同比增长了11.57%。而经费排名第七的华中科技大学,总经费只有可怜的103.92亿元,还不到清华大学的一半。

国内办学总经费超过百亿的,清华是唯一一个超过200亿的,北大和浙大则是旗鼓相当,都在190亿的水平徘徊。之前,办学经费的分配完全是截然相反的情况,经费的拨付款基本都集中在在前两名——清华和北大,两者这和几乎等于剩下八所大学经费的总和。浙大这也是历史首次超越北大,成为了国内获得经费大学的第二名,公立大学之间不再是一边倒一样“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也让不少网友开始憧憬浙大的未来,985、211工程带来的天然壁垒或将被进一步打破。

985和211工程明明是一种荣誉称号,为什么要说成“天然壁垒”呢?

不同于985、211工程,“双一流”对高校属于动态管理,根据大学实力变化,“双一流”大学有进有出是非常正常的。而985、211工程大学更像一个大学私密圈子,一旦被吸纳进入,大学就基本上相当于获得了一层保护罩,但对于有实力却没赶上好时候的大学来说,这完全可以用“天然壁垒”来形容了。

具体对比一下985、211大学与“双一流”的定义,就可以从中窥探一二。

211工程

1995年开始,211大学工程正式启动。所谓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界,准备在国内探索建立100所重点大学,在实际的运作评比中,最终有112所大学成为了211大学。

985工程

1998年5月,恰逢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为打造全世界一流高校,985工程就此开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理所当然的成了第一期参与985工程建设的高校。直到2004年的时候,第二期985工程大学才开始启动建设。随后,在2011年,学习部宣布不再新设两个工程的大学,理由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的规模已经基本稳定,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还提出了“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用于平衡非211和非985大学之间培养。

“双一流”

“双一流”的概念是2017年才开始出现,相关文件下发以后,同年的9月,学习部公布了第一批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95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不再只针对实力超群的大学了。

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师资力量的竞争,院士数量的多寡,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获得经费以及生源质量的好坏,而后备“小院士”又是优秀教师中的翘楚,距离院士头衔基本算是还有一步之遥。只有更加注重人才储备,大学实力才能越来越强,“双一流”才不会变成一场梦。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FB教育网,由FB教育网陕西科技大学是几本编辑人员上传,请勿转载!
本文网址:http://www.fenbiedu.cn/index/article/detail/id/16711.html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FB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评论

江苏省东台市

福建省厦门市

顶一下!!!

青海省德令哈市

棒棒哒

福建省长乐市

来看了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哈哈 写的 非常棒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