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院“水墨缘”15年 学院学习的一种延伸

来自广东省潮州市网友投稿   2020-01-07 19:30:45      人物访谈   知识观察  知识探秘  知识速递 

本文由:中秋国庆双节祝福语编辑发布      阅读量: 1206

导读:本文是来自广东省潮州市的网友投稿,由中秋国庆双节祝福语编辑发布关于上海美院“水墨缘”15年 学院学习的一种延伸的内容介绍

  1月5日,“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十五年艺术邀请展”在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学院学习的延伸,“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下简称“水墨缘”)已经进入第16个年头,从2004年毕业还想一起“白相”的近20位中国画家发展至今已有近 70 人,汇集上海水墨画坛的老中青三代。

  在“水墨缘”15年的历程中, “掌门人”、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原系主任张培础尤为重要,在展览开幕现场张培础说:“美院是强大的后盾和精神支柱,是‘水墨缘’绝大部分成员的母校。今天取得的成果是对母校培养的一种回报,也是一次汇报。”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1月的上海稍显阴冷,但在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却有一种年末家庭团聚的温暖,构成“团聚大餐”的是 70余位“水墨缘”成员的近180幅作品,其中包括近三届入选全国美展的作品38件、以及“水墨缘”成员入选上海美术大展、上海历史文脉题材、时代风采、中国神话的作品(主题性创作因在中华艺术宫等场馆展出、此次展出的多为复制品),还包括一些成员的近期创作。在“水墨缘”成员看来,此次展览也是面向社会回顾十五年以来历程的汇报展。

冯远,《雏凤新声》,2013年冯远,《雏凤新声》,2013年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为此次展览题写展览名,上海美院发贺信称:“水墨缘的出现,延续了海派一贯的兼容并蓄的文化姿态,堪称当代上海当代重要的文化事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水墨缘正是从我们上海美院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之树。”

 王劼音、丁荣魁、陈谷长、凌启宁、罗步臻、张培础、奚阿兴,《墨韵(一)》(局部), 2019年 王劼音、丁荣魁、陈谷长、凌启宁、罗步臻、张培础、奚阿兴,《墨韵(一)》(局部), 2019年

  追溯“水墨缘”的历程,要回到2003年年底,那年张培础临近60岁,以研究生课程班和国画系毕业的学生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办了一个叫“水墨缘”师生展,展览大获好评。正当此时,张培础卸任了上大美院副院长的职务,学生们希望毕业后可以继续交流画画,在学生的“怂恿”下,张培础也就放弃了原本退休后自己画画的计划,在家附近租了房子、周末时常和学生们聚在一起写生模特,也交流各自的近况。但当时并没有工作室的概念。直至后来再办展览,才有了“水墨缘工作室”之名。

 2003年,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水墨缘”首次画展的景象 2003年,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水墨缘”首次画展的景象

  “水墨缘”成立之初的20余位成员主要来自上海美院研究生课程班和上海美院国画系,当时为很多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其中包括季平、白璎、毛冬华、丁蓓莉、邵仄炯等,他们如今都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颇有成就。而张培础也觉得退休后能继续和学生们在一起,也是荣幸。

 2003年,“水墨缘”画家合影 2003年,“水墨缘”画家合影

  大约在2005年,王劼音等原本每周在半岛版画工作室的聚会搞创作的版画家,因为半岛工作室暂时的装修,且得知张培础有个工作室,于是每周三就聚在“水墨缘”,后来每周三一起“白相相”的是王劼音、丁荣魁、陈谷长、凌启宁、罗步臻、张培础、奚阿兴七位老艺术家,他们均出生于1941-1944年之间,大多在1960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且或是上海美院退休教授、或在退休前在艺术类出版社或设计公司工作,相似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也造就了他们不拘于传统的艺术理念,并有了“水墨缘七老”的称呼,并两年一次以“水墨星期三”为名办展。每周三的“白相相”也让原本版画系王劼音、油画系凌启宁都玩起了水墨。他们的加入也让“水墨缘”不再单单是张培础和他的学生们,而是形成了多个层次的完整体系。

 “水墨缘七老”在与张培础合作的作品前左起:陈谷长、丁荣魁、罗步臻、王劼音、凌启宁、奚阿兴、张培础 “水墨缘七老”在与张培础合作的作品前左起:陈谷长、丁荣魁、罗步臻、王劼音、凌启宁、奚阿兴、张培础

  2008年,“水墨缘五周年”大展在莫干山路50号举行,当时展览除云集“水墨缘七老”、邀请了方增先、施大畏、韩硕、张培成等海上中国画名家参展外,俞晓夫、周长江等油画家也以水墨作品参与其中,此时 2004年刚从上海美院毕业不久“水墨缘”的年轻艺术家们当时也在社会上崭露头角。

 “水墨缘”画家在工作室写生 “水墨缘”画家在工作室写生

  在五周年展览中,不仅有“油画家‘墨戏’刺激国画家”的评论,更是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一次与老艺术家一起展览、交流的机会。

  “当时汪大伟院长说,你们的工作室这么好,而且里面基本上都是上大美院的教授和毕业的学生,为什么不叫‘上大美院水墨缘工作室’,而且你们工作室能把毕业的,在不同地方工作的学生,组织工作室,并时常交流办展,是学院做不了的。” 张培础回忆说。

汪大伟,《苍茫大地》, 2019年汪大伟,《苍茫大地》, 2019年

  也因此自2008年开始“水墨缘”正式命名为“上海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上海美术学院成为了强大依托和后盾,也成为了“水墨缘”成员共同的出身之地,凝聚了全体画家核心的精神力量。当然其中看得见的变化是,资金从过去自己筹措,变为每年年初向学院申请经费预算。此后一年四期的《水墨缘》杂志,成为了有刊号的出版物;办展览也不用通过私人关系找免费场地了,各种活动也都均有序开展。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墨缘”的年展,这个每年岁末迎新时举行的年度活动,一直是“水墨缘”画家与前辈画家和不同领域的画家以水墨为媒介,交流艺术展览。“我们不评选,但大家都会拿出好作品,因为作品不好坍台的。”画家季平说。

毛冬华,《多云转晴》,2009年毛冬华,《多云转晴》,2009年

  2013年12月,“水墨缘十周年”展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行,那一年张培础70岁,退休的十年,在潜移默化中也将上海美院国画系毕业的不同届次毕业的学生、研究生、部分退休老师凝成了一个整体,继续组织并参与了美术界的各种活动和交流。“水墨缘”虽为闲散的组织,但其平台也凝聚和延续了成员们水墨艺术上的理想和追求。

白璎 ,《喜乐融舞》, 2019年白璎 ,《喜乐融舞》, 2019年

  如今,“水墨缘”迈入了第16年,回忆2003年参与首届“水墨缘”展的画家们,当时或美院国画系毕业、或研究生班毕业,如今他们或从青年踏入中年、抑或中年进入老年的时段,其中大部分画家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水墨缘十五年的经历已成为他们艺术生命中绕不开的精采时刻。从入门到站稳,从青涩到成熟,从沉稳到苍劲,老中青画家在“水墨缘”、也在各自的艺术人生历程中留下自己稳健的脚印。

  据统计,目前“水墨缘”画家共70余人,均积极和参加国内上海各项专题的创作活动。如上海历史文脉题材,时代风采,中国神话及上海美术大展,各类主题纪念画展,也有三五成群的自组联展。仅以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为例,近三届共 22人入选作品 38 件,其他全国美展 20 余幅。

 吴松君,《暖天下》,2014年 吴松君,《暖天下》,2014年

  在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唐勇力看来,十五年来,水墨缘的艺术活动逐步成为学院教学的延续和有力补充,为中国画系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范本和借鉴,为有志于国画创作的广大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提供了可能的平台,成为他们从学校真正踏入专业领域的桥梁。

 范奕彬,《数码时代》,2019年 范奕彬,《数码时代》,2019年

  放眼全国,“水墨缘”这种模式也堪称首创,并难以复制。在此前的布展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开创者75岁的张培础及学生季平、毛冬华、熊毅、郑庆谷、何振华等积极参与布展和协调工作,薛俊华更是从“水墨缘”成立之初就义务为“水墨缘”杂志、画册和展览做设计,他们甘于付出、不求名利的精神和强大的行动力也让令人钦佩。十五年来,“水墨缘”开枝散叶,以其影响力反哺美院学习,也成为了上海特别的城市文化品牌。

魏志善,《阳春三月》,2009年魏志善,《阳春三月》,2009年

  注:上海美术学院原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展览将持续至1月11日

本文来自FB教育网,由FB教育网中秋国庆双节祝福语编辑人员上传,请勿转载!
本文网址:http://www.fenbiedu.cn/index/article/detail/id/18363.html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FB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评论

四川省眉山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o^

广东省茂名市

新帖,留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关注

山东省乐陵市

顶楼主。一直在追帖

江苏省句容市

签到。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分享